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

M型就業:有人月薪四萬叫做「混得不錯」!

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:2008/01/05 16:00 記者陳素玲 /台北報導

梅華(化名)今年30幾歲,在公司關廠歇業後,幾年來只能從事派遣工作,但是派來派去都是在各大賣場間打轉,工時高,薪資又低,即使經常加班,薪資也不到二萬元,生活常常透支,最近因為家中父母有急用,害她連房租也付不出來,已經積欠二個月房租,她不知道這種日子還要繼續多久?

榮浩(化名)在員工只有五人的小公司擔任網站企劃,過去一打開求職履歷表,馬上有二、三家公司來電詢問對他們的職缺有沒有興趣,現在剛好相反,他有個做軟體工程師的朋友,一時意氣「炒了老闆魷魚」,到現在待業兩、三個月,還沒找到好頭路。

朋友的例子讓榮浩對跳槽不敢輕舉妄動,雖然現在每天早上7點半出門、晚上8點半拖著疲憊身軀回家,公事做不完,假日還要無薪加班,待遇只有接近4萬元,但是跟同屆畢業生比起來,只有三年工作經驗的他,算是「混」得不錯的,「據我所知,有三分之二的同學,畢業至今還在領2萬8000元、3萬元的薪水,我之所以薪資還好,因為身兼廣告文案、美工設計、網站工程等多項職務」。

梅華雖然有工作,薪資卻是入不敷出,可悲的是,這種派遣型態的「非典型僱用」,已經成為就業主要僱用型態之一,根據官方統計,部分工時人數去年已經超過25萬人,創下歷年新高。即使像榮浩一樣薪資稍高,卻是身兼多職,被資方極度壓榨結果,幾乎時間都賣給工作,而且「薪資一直停滯不動」。

「M型就業」另一端,除了高科技產業高分紅、高配股的科技新貴外,就是趕上全球化潮流,前進大陸吸金的「登陸族」。宇名(化名)在2001年中國大陸對高階管理人才需才孔急時,因為在賣場有7年管理經驗而被挖到大陸工作,年薪馬上從60萬元加倍為150-200萬元。
「M型社會」其實正是「M型就業」的結果,外包、派遣、部分工時,種種「非典型僱用」就業人力快速成長,足以說明台灣勞工目前面臨的就業困境。而為什麼會有「M型就業」,恐怕就得再往前進一步追究,是什麼原因導致勞工就業環境的惡化?

勞委會數據顯示,台灣失業率在民國90年以前,都還在3%以下,陳水扁民國89年當選總統後,民國90年的失業率飆高到4.57%,隔年91年更是衝到5.17%,從此,台灣勞工陷入高失業陰影,中高齡勞工更是首當其衝。

對照勞委會歷年分析失業原因,因為「關廠歇業或業務緊縮」而失業人數,正好也是從90年開始大幅增加,在民國89年時,因此失業人數約9萬人,但是到90年就呈現倍數成長,因為關廠歇業、業務緊縮而丟了工作的勞工飆升到20.6萬人,91年、92年分別是24.8萬人、22.8萬人,可見關廠歇業的確是高失業率主因,而這個時機也正是台商外移大陸高峰期。

沒有留言:

B-I 三角形

使命:創造自己所希望的未來







願景:讓社員具備學習贏配方、專業贏配方、財務贏配方







價值觀:尊重、聆聽與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