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感謝鈺鳳學姐的分享^^】
佛法與生活的對話 辜隱
生: 我對「緣起性空」完全能夠理解,可是面對境界的時候,依然有煩惱。有時也會用「緣起性空」來剖析,可是不太靈光,還是無法消除煩惱,為什麼呢?
師:當你起煩惱的時候,有沒有覺察到?
生:大部份的情況是,起了煩惱以後才覺察到。
師:煩惱一生起就察覺到,修行才能得力!
生:怎樣才能在煩惱一生起就察覺到?
師:平時就要培養覺察力!
生:怎樣培養覺察力?
師: 覺察力是定力的一部份,也是四念處的功夫。只要心不散亂、不昏沈,即使在日常活動中,都可以修定。雖然這不是四禪八定那樣深的定力,卻是活定,不是枯定。它可以讓人看清自己的行為、舉止、說話、感覺、思想和外在的境界,保持超然而不會陷溺其中。
生:要怎麼訓練?
師:無論處在那一種情況下:休息、說話、做事、行走或思考,都要經常地回到當下,輕鬆、自然地安住,覺察力就會增強。如果發現心向外攀緣,漫無邊際地聯想,可以先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,把心收回來,工夫純熟以後就很容易回到當下,身心平靜、純淨。這時稍有煩惱生起,會自動發現它,就像平靜無波的水,稍有波動,就可以感覺到。又像一張白紙,滴了一滴墨水上去,馬上就會被發覺,生活中的禪修也是這樣的!
生: 有時候,雖然發覺有情緒,就算用「緣起性空」努力觀照,好像也不太有用,為什麼?
師:在情緒中,事實上心思混亂,觀察的品質不良,效果自然很有限。
生: 那怎麼辦?
師:遠離,暫時不要接觸引起情緒的境界,等情緒平復之後再來觀察比較好。
生: 怎麼觀察?
師: 以「緣起性空」觀察,可分「思惟」和「現觀」兩種:思惟的力量弱,現觀的力量強。
生:怎麼「現觀」?
師: 先讓自己回到平靜、明覺的狀態,在覺察身心事物的當下,照見到因緣的相依、和合而沒有實體性,自然而然放下執取,隨順因緣,不再掛礙。
生:思惟的力量弱,還需要用嗎?
師:當內心仍在散亂中,或現觀不純熟而有困難時,思惟是必要的!
生:是不是要等到煩惱生起,才用「緣起性空」來觀照?
師:事先觀照,當然比煩惱生起才觀照,更根本、更澈底。煩惱是果,塵境是緣,內心對塵境錯誤的認知和執取才是因。塵境是來來去去的,當引發煩惱的塵境,也就是我們認為惹起我們苦惱的人或事物,還沒有出現,或事過境遷時,煩惱的因一直都潛伏在我們內心。所以平時就要發掘它,用智慧觀照來化解錯誤的認知和執取心,等到遇到事情的時候,雖有外緣,沒有內因,因緣不和合,煩惱也就無從生起了!
生:比方說,我有一位同事,常常找我麻煩,看到他就討厭,怎麼觀照?
師:先靜下來,再進行觀照。找麻煩一定有因緣,你要試著站在他的立場,模擬他的想法和個性、作風來看事情,也許你會有所發現,領悟到他這樣做是很合理、正常的。他並沒有「故意」「找麻煩」,我認定他在「找麻煩」,那是我自己對他說話的語氣、時間、場所的主觀認知,而那是「錯誤的認知和執取」。真相是 「緣起性空」;內空寂,才能真正釋懷,看到他不再覺得討厭!
生:謝謝老師的指導,我會試試看!
師:多用一分心,很快就會有進步的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