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

2008/10/30社團上課讀書會~負責人JOY的心得

這次是讀書會

我們的JOY是負責人

在台下的我們也上了一堂課

看得出來JOY的認真

一起看看JOY的心得吧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Did you know?

哈!終於鬆了一口氣~

今晚

是第一次的讀書會分享

主題是:教育的未來

而我是這次的負責人

說真的

這還是頭一次主導一堂社課

很不錯的體驗~

俗話說:台上10分鐘,台下10年功

為了準備這次約三小時的課程

我很謹慎

畢竟 這不能誤人子弟啊!

從一開始就一直在思考

我該以怎樣的方式呈現?

那要講的內容又是什麼?

如何表達呢?

因此

這幾天 我的重心離不開 社課的事前準備

我一直不斷的修改 所要傳達的內容物

當然 也問了夥伴們的意見做參考

盡量把握時間

做一次又一次的presentation

雖然 有壓力感

卻 樂在其中

只要一想到能跟社員們分享財商教育的重要性

就驅使我努力做到盡善盡美

緊張...

直到上台前一刻

想不到有朝一日

自己會站在台前當起一位講者

克服的不只是膽怯

更重要的是 能否 完整、清楚表達我要傳達的意思



誇獎一下自己

又再次的成長

很好~繼續加油!



世上真的沒有巧合

平常累積的知識

透過腦袋的連結 還真的可以派上用場

真高興

當然

自己最清楚本身狀況

對於當下的反應能力

這部份需要加強

相對的

這也顯示內在的東西還不夠

繼續充實自己吧!

看著社員們的眼神

了解到 所說的內容中

大部份應該有吸引到他們

也希望他們認知到事情的真相

並開始他們的財商之旅

感謝大家

辛苦了!

這是一個好的開始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好的開始

之後一起加油吧

沒玩過現金流遊戲的人可以在星期一~三的晚上到社辦找我們玩喔~

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2008/10/16社團上課現金流~銀行家心得

這禮拜是第一次上課

很開心有很多社員來玩現金流

這次的銀行家有兩位孟綺&翊綺

各位社員就來看看兩位銀行家對這場遊戲下來有什麼心得吧

第一位是孟綺

給孟綺帶遊戲的社員可以注意看一下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今天是社團第一次正式上課
有點緊張但也很興奮
來的人比上次還要多,也有看到新面孔喔
很開心能把自己所學及成長,分享給大家

今天共開了2桌
我是今天一桌的銀行家
現在就來分享今天玩的狀況~
先說自己,太久沒帶有點生疏,順序有點混亂
但是已經比較會控制遊戲,以及想帶給玩家什麼啟示
遊戲過程也很用心觀察每一位
最後在開檢討會時,阿娟有提出一點"銀行家第一次帶不要干涉太多,讓新手反映出慣性"


今天玩的狀況為
玩家:漢堡(中廚四A)、表妹、盈盈(餐管1A)、珊珊(應外日1)、學長(餐旅所研究生)、蚵仔(中廚2A)
時間:2小時
我們這一桌一開始很低迷,直到市場上出現有錢人,表妹和蚵仔他們各賣一棟3室2廳,一開始大家可能會翻小生意,但後來有人翻大買賣,我用旁敲側擊的方式,跟他說可以賣給別人賺佣金,果然當市場上出現"喊價"都會變得很活絡,最後有3個人跳出(盈盈、蚵仔、表妹)。
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態度~透過遊戲反映出對錢的觀點,沒有對錯
漢堡-覺得用現金交易筆貸款還來得好,我有向他解釋何謂"財務槓桿",看得出來再思考。對於財報現今的流向反應算快。
盈盈-一開始很默默,股票買一股,原來是不敢買再觀察,後來他是第一個賣出機會的人,賺了不少佣金,由於它是門衛,最後默默累積(賣房子),再最後一輪買了12R跳出去。
珊珊-有點心不在焉,應該說沒有很關注自己的財報。
學長-完全沒有做任何交易,默默累積了一堆"工資",一直說這遊戲很好一直看別人,看得出來其實它放不下過去的包袱,接受。
蚵仔-他今天是律師,也很積極在投資以及貸款,最高貸到60,000元,對於一個新手,這是很特別的反應,我想它是一個很勇於嘗試的人,他對錢的流向,到後面也蠻清楚(做太多資產的原因吧)
這一次我只想替大家開點胃口,不希望講太多,怕他們負荷不過來,但還是有提幾個點讓大家思考(富人與窮人的差別、你真的想靠薪資過活等)
大概是我今天觀察到的狀況。
大家都很棒了~

今天是社團第一次正式上課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這是翊綺帶遊戲的心得

今天的銀行家有我和孟綺

我帶的那一桌學妹

十分的主動積極

有綠綠、汝汝、聖淳、甄葶、美儀、JOY(呿~不是學妹啊!)

這次的學妹所謂的積極

讓我感觸很大!

一開始我就明說

我不會主動講解卡片

但是你們有問題可以問我

決策猶豫時可以花兩百塊買我的建議

開始遊戲

學妹只要抽到卡片就會主動問我

甚至連想出一些相關問題

我很開心!

汝汝還以為要花兩百塊買我的解說~

真的太可愛了!

原本這次我只打算帶入"富人與窮人的差別"的話題

可是積極的學妹問我的問題中

我發現他們自己體驗了一些其他的觀念

只是不太能具體說出來

有一些學妹說:敢玩才會成功

這也是可以

畢竟這叫做"嘗試"對嗎?

問問題、思考才能有所體驗

第一次的遊戲如果可以好好的回想

可以看出自己平時的思考、行為慣性

因此我又從他們的分享感想裡

找出了幾個重點

分別為"言語的力量、詞彙是免費的'"

"生活是你最好的導師"等等

也再次為他們第一次來的人

闡述社團使命、願景、價值觀

臨時想出了一個小作業

希望他們蒐集小新聞

感動的、震驚的

都可以

大家做的意願都很高

我衷心的希望這次的遊戲

有打開學妹你們的胃口!

也謝謝學妹們這次的參與

希望你們每次來社團都是開心的!!

OK??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恩 飯我呢

也覺得這次的社員都很有潛力了

大家的領悟力都好高呢

在這邊也先跟大家說一下

11/22(六)下午會有現金流遊戲的交流與高應財商社

希望大家空出時間來參加喔

地點會再跟大家說

感謝大家~




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

猜出別人心中的價目表就會成交


 
本篇文章摘自: 商業周刊第 1083 期
作者:林宏達

凱爾原本只是個普通的待業青年,他卻把以物易物,玩成媒體爭相報導的新流行,換個角度看懂交換的價值,讓他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傳奇。

一根迴紋針,平均一個不到新台幣一塊錢,掉在地上,都不會有人去撿。如果給你一根迴紋針做本錢,你能做成多大的生意? 

三年前,未滿二十六歲的加拿大失業部落客凱爾(Kyle MacDonald),只花了一年多時間,和十四次轉手交易,就用一根普通的紅色迴紋針,換到了一棟在加拿大吉卜林市(Kipling),價值約五萬美元(約合新台幣一百六十萬元)的房子。 

他利用網路的力量,直接挑戰一般人對交易的基本概念,因此創造從沒人達到過的大成功。 

三年前,凱爾為自己的遊戲定下規則:在遊戲裡,他只能以物易物,而且要「Bigger & Better」(更大且更好),他必須換到越來越大的東西,直到換到一棟房子為止。 

「錢是很有效的交易媒介,但交易的時候,卻經常不是最好的選擇,」凱爾接受本刊獨家越洋專訪時說。他解釋,一樣東西對不同的人、不同狀況,價值都不一樣,能換到的東西也不同。換句話說,他必須猜出每個人心裡的那張價目表,才能順利成交。 

「同一樣東西,對某一個人是垃圾,對另一個人卻是珍寶,」凱爾對記者解釋,就像迴紋針,「此時此刻,一定也有人為了整束文件,缺了一根迴紋針,消耗價值更高的汽油,或是寶貴的時間,半夜開車上街找,」這些都是看不見的「潛在價差」。如果人們交換時,能夠跳出價格的框框,就能看到不一樣的機會。 

但萬事起頭難,一開始,怎麼讓一根迴紋針越換越大? 

「請別懷疑我的決心」 先創造大家都想參與的故事 

他用故事和網路的力量,把交換迴紋針等小東西的點子,變成又酷又炫的網路活動。一開始,他就在網路上貼出告示,他要用一根紅色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,「無論你住在哪裡,只要你有意交換,我都可以去找你,」他寫道。「我會持續向上換,直到換到一棟房子為止,請大家不要懷疑我的決心,」他把交換變成一個有趣,其他人都會想參與的故事。

他申請了一個名為Redpaperclip.com的網址(後來改為部落格),專門報導自己交換東西的故事。每次交易,他一定和對方碰面,拍照存證,再把故事貼上網。他甚至每次交易固定穿同一件襯衫,參加他的換物交易,就像參加一齣活生生的行動劇。 

他的創意很快得到回響,第一次貼出公告,就有四、五個完全不同的提議。有人拿出一雙女用靴子跟他交換,有人拿出一支筆,有人拿麥當勞的計步器贈品跟他交換,全都比一根迴紋針價值要高得多,他要選擇交換哪一樣? 

「換錯東西,就結束了」 通常選擇最多人要的物品 

這個時候,就是決定他下一步發展的關鍵,「如果換錯東西,再也換不出去,遊戲就結束了,」他解釋,他通常會選擇最多人要,最容易換出去的交換品。如果只是少數人有興趣的東西,他就要確定,大部分人雖然沒有興趣,交易的過程卻會變成一個好故事,在網路上發揮口耳相傳的宣傳效果。 

用這個方式,他從一對溫哥華姊妹手中,把迴紋針換成她們在音樂節中撿到的魚型筆。他在西雅圖換到一個門把,接著,他又在麻州用門把換到了一台舊型烤肉爐。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,西雅圖的交易者,其實希望有人免費把她不要的東西帶走;麻州的交易者,剛剛跟妻子分居,參加交易,其實是想找個人聊聊天、喝喝酒,排遣心裡的寂寞。

每一個人願意交換的原因越特別,願意拿出來交易的東西,價值也越高。 

「從此以後要越換越炫」 吸引更多人注意成為新目的 

不過,當東西越換越大,凱爾說,他也遇上了瓶頸。他換到一台發電機,就在他帶著發電機要去交易的路上,旅館服務員卻把發電機當成是危險物品,交給紐約警方,差一點他的東西就被紐約警方丟掉,交換就得被迫中止。

 
這件事改變了他的遊戲規則,他在網路上公布一篇文章表明,從此之後,他不再只是要越換越大,而是要越換越炫。「現在,Redpaperclip 2.0正式開始,」他在文章中說,從這個時候開始,他完全不管交換的物品究竟值多少錢,換的過程酷不酷、炫不炫,才是他最重視的。 

從這個時候開始,他成為了媒體寵兒,主動出擊,用媒體替自己的交換加值。 

他接受加拿大知名主播史步洛普洛斯(George Stroumboulop)的採訪,就是個經典案例。那次現場連線專訪史步洛普洛斯問他,「為了交易,哪些地方是你不會去的?」凱爾回答,「我願意到天涯海角,除了卑詩省的雅克(Yahk),」這裡,是連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都覺得偏僻的邊境小鎮。 

「如果在企業,這會是個公關危機,」奇集集網站總經理蔣馨誼分析,凱爾的一句玩笑話,可能會引來大批的抗議者,即使道歉,也不見得能平息對方的怒火。

有趣的是,凱爾卻把這個問題,變成主導事件走向的好機會。他先在網路上半開玩笑的抱怨,其實是史步洛普洛斯催眠他,他才會說出這樣的話;他同時在網路上架起簽名討論區,要大家上網簽名,連署要求史步洛普洛斯到雅克採訪他。

「那個時候,他對我下的催眠魔咒就能解除,」凱爾在書中寫道。沒想到不到兩天,討論區就有上千名網友連署,結果是,凱爾從被動的受訪者,變成主導事件走向的人。幾個星期後,史步洛普洛斯真的帶著大批攝影人員,到雅克去看凱爾在當地的另一宗交易。 

結果他不只兩次上了加拿大最紅電視節目,連CNN都跑來採訪,甚至連原本默默無名的雅克鎮,也因此開始走紅。這個時候,他已經用迴紋針,換到了一台廂型車。 

從這之後,他能換的機會越來越有趣。他用廂型車換到一份錄音合約,不但能到加拿大一流錄音室錄音三十小時,錄完的專輯還會寄給Sony-BMG的主管。一個住在美國鳳凰城的小歌手,用免費在鳳凰城住一年,換走了這份錄音合約。

接著搖滾巨星艾利斯‧庫柏(Alice Cooper)的助理,用跟艾利斯‧庫柏相處一個下午,換走了住在鳳凰城一年的權利,這些全都是平常用錢換不到的特殊機會。 

整個交易故事中的最高潮,卻是他把和艾利斯‧庫柏相處的機會,拿去換了一個不到五十美元就能買到,只要一搖圓球裡就會下雪的雪球(Snow ball)。 

「我已談好下一筆交易」 高換低,名氣反衝上最高峰 

他公布這個決定之後,網路上罵聲不斷,甚至有人貼文質疑「你真的還想用迴紋針換房子嗎?」許多人看到他的決定,都有一種被騙的感覺。 

「其實我已經談好了下一筆交易,」凱爾得意的說,在換雪球之前,他已經跟演過美國劇集「洛城法網」的演員柯賓(Corbin Bernsen)達成協議,「柯賓有六千個雪球,這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蒐藏,他希 望別人知道,」凱爾說。因此,他願意拿出非常稀有的機會來交換,柯賓答應在他的電影裡創造一個角色,凱爾可以拿在他電影裡飾演角色的機會,去換任何東西。 

這個機會最終替他換到了一棟房子。在計畫啟動後兩週年的前兩個星期,加拿大吉卜林鎮(後來升等為市)的鎮公所打了一通電話給凱爾,他們打算拿一棟房子,換他手上的電影角色,他們還會在鎮上辦盛大的試鏡會,目的就是為這個小鎮打開知名度。 

「我想把房子換出去」 交換還在繼續,並擴及全球 

現在,凱爾的書已經被譯成十幾種文字。從CNN、美國ABC電視網到英國、澳洲的媒體,都報導過他的故事。更妙的是,現在這個交換還在繼續,「我想把這個房子換出去,」他說。問他大家拿什麼跟他換,他笑著數,「全世界都有人想拿土地來換,非洲有人想拿二十頭駱駝換,也有人想拿一種新發現甲蟲的命名權來換,」他還能再繼續換下去嗎?他自信的說,「那可很難講,說不定,等一下就會有通來自台灣的電話,要換我的房子,」在他眼中,點子能創造的價值,似乎沒有極限。

小檔案 _ 凱爾 隱藏 ]

出生:1979年 
學歷: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地理系 
經歷:兼職展覽銷售員 
現職:作家 



*台灣換物達人,換到一屋子家具

三年前,因為凱爾帶動的風潮,在台灣以物易物的網路交易,也慢慢流行了起來。 

在台灣知名分類廣告網站奇集集上,也有人靠著類似凱爾的連續交換手法,達成自己的目標。奇集集網站上知名的換物達人Jeramy,就曾接到住在美國的阿姨委託,把空房子租出去。一開始,房子沒有家具,他就拿自己少用的3C產品跟網友換床墊、電視。有一次,他想拿PDA換電視,電視的主人卻只想換腳踏車,他就在網路上找到另一個想用腳踏車換PDA的網友。在他撮合下,三個人各取所需,他只花了一台PDA的代價,就換到了一台電視。用這個方法,他替空房子換滿了家具,也順利把房子租了出去。 

現在,網友間甚至還會辦換物聚會,定期交流。換物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元,有人拿重型機車,跟牛排店老闆換捐給育幼院的兩百客牛排,換到的價值比直接捐機車更高。也有人拿自己做的小吃,換租一個月二手冷氣機的權利。少了換成錢的折價,同樣的東西能發揮更高的效果,而且選擇更多。通膨年代,換物是網拍之後新的另類交易。 
(文●林宏達)


2008年10月8日 星期三

一美元!!---很好的創意思考邏輯 ~~~

一個老人走進一家銀行,來到信貸部坐下來。

他身著豪華西裝、高級皮鞋,還有領帶和金領帶夾。「想借1美元。」

「甚麼,1美元?」

「對啊,可以嗎?」

「當然可以,只要有抵押,再多些也無妨的。」

老人打開豪華皮包,拿出一堆股票、債券等等,放在經理的桌上。

「總共值50多萬美元,夠了吧?」

「當然!當然!不過,你真的只借1美元嗎?」

「是的,就1美元。」

「那麼年息為6%,只要您按時付出利息,到期我們就退給您抵押品。」

老人辨完手續,拿了借來的1美元就準備離開銀行。

一直冷眼旁觀的分行長,怎麼也弄不明白:有50多萬美元抵押品的人,

為何來銀行借1美元?

於是他追上前去問個究竟。

老人笑道:「來貴行前,我問過好幾家金庫,他們保險箱的租金都很昂貴。

所以啊,我就在貴行寄存這些証券,租金實在太便宜了,一年才6美分...」

大部分的人大概都會用固定的思維方式解決,惟獨這位老人跨越了「正常」:

改變思維方向, 用「反常」的方法達到了「正常」的目的,

而且將「租金」減少到幾乎等於零。

做任何事均講求方法,目的一樣,但方法不同卻可得到不同的結果,

所以 成功=目標+方法, 只要方向確定就有千百種方法可以達到目標,

而方法就在你我創意之中……

許多人就因為苦無方法,所以常常事倍功\半,

現在請你檢視一下自己,如果你認為你是位渴望成功的人,

且態度認真,但工作時間冗長,收入卻無法滿足現況,那你必須立即改變。

「心若改變,態度就會改變;態度改變,習慣就改變;習慣改變,人生就會改變。

2008年10月6日 星期一

財商社公告

各位財商社社員大家好

因為考慮到星期四大家可能會要回家

所以第一次社團上課改時間了

時間:10/8(三) 6:30~9:30

地點:F403(教學大樓)

第一次上課會跟大家說明這學期的上課內容及方式

另外

我們在社團辦公室有駐點活動(員生社旁)

歡迎大家來找我們玩現金流遊戲

駐點活動的時間:每周一~三 晚上6:30~9:00

地點:社團辦公室(員生社旁)

糟糕,我變成窮忙族了! 其實,成為富閒一族不難


「缺錢嗎?」、「累了沒?」,答案都是肯定的話,你就是窮忙族了。 實際上,窮忙族不是真正一無所有的窮人,而是工作瞎忙,不會有效理財,又不懂投資,在這一波仍在進行中的全球金融風暴肆虐下,勢必更多人會掉進又窮又忙的黑洞。

【文/師瑞德】

「窮忙族」是社學家給這個族群的稱號,「窮忙族」的英文是「Working Poor」,根據歐盟對的定義是:「有在工作卻入不敷出,甚至淪落到貧窮線以下的受雇者,主要的標準為每周工時低於平均工時的三分之二以下、收入低於全體平均60%以下者。」以及「本身有工作,但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們。」

也就是說,窮忙族不是真正一無所有的窮人,而是工作忙碌,甚至兼了好多分差,但依然在平均水準下的族群。

為何變得又窮又忙

為什麼有人會淪落到「窮忙族」的行列?最主要的原因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感。

因為工商社會,競爭激烈,加上這幾年景氣不好,失業率節節高升,但物價居高不下,通貨膨脹嚴重,讓多數民眾感受到生活大不易,想要藉由不斷忙碌安撫不安全感,但問題是忙的漫無目的,忙的沒有焦點,就好像在汪洋大海中找不到方向的小船,漂啊漂地,永遠不知道何時有靠岸的一天。

正因為充滿不安全感,所以工作上用大量加班、兼差填補時間,投資理財的行為上,也用眾多標的來滿足需求,一位財富管理部門的理專形容的貼切:「我常常看到一些客人,捧著大筆銀子,要求我盡量把資產分配到獲利成長,風險又相對低的標的當中,但他們很少關心到底買的標的的內容。」

於是乎,追高殺低、為人抬轎的情狀不斷發生,「窮」的窘境無法解決,只好用不斷的「忙」安慰自己遲早能夠跳脫惡性循環。

尋找解套方法 我要變身富閒族

與「窮忙」對立的是「富閒」,要從「窮」變身「富」,從「忙」轉化到「閒」,需要動點腦筋,採取更積極的作為,而不是更忙、更忙!到底該怎樣從「窮忙」轉化到「富閒」,吳睿穎表示,方法有三:

一、做好小事

遠大的目標不容易實踐,不妨就從小事開始著手吧!

比如說,你希望兩年內存到100萬元,但是以現在的薪資水平,不論怎樣省吃儉用、積極炒股,還是很難達成,一旦你發現實際情形與理想出現落差,心情一定大受影響,所以目標一下子不要定太高,你不妨從一個月省1萬元開始,定下簡單的目標後,再累積成為大目標,感覺就順手多了。

二、終身學習

學校畢業到進入職場後的三到五年,是整個職業生涯最重要的時期,是累積工作經驗、得到認可的關鍵時刻,但是忙碌太久之後,可能出現動力不足,續航力喪失的情形,與其沒有目的地瞎忙,不如補充一些專業知識或進一步深造,這也能為工作的升遷和薪水的上漲增加籌碼。

三、正確理財

很多把自己歸類到窮忙族的人,不是真的窮,也不是真的忙,而是沒有調整好金錢與生活的關係,應此不妨先建立起理財紀律,養成理財觀念,比如從記帳開始,創建良好的開端後再進行儲蓄投資,制訂合理目標。越早開始,就離目標越近,也就有機會從窮忙族翻身成為富閒族。

轉貼紙udn聯合書報攤

B-I 三角形

使命:創造自己所希望的未來







願景:讓社員具備學習贏配方、專業贏配方、財務贏配方







價值觀:尊重、聆聽與分享